特别致谢于本游戏汉化工作人员

剧情解析
[Joshua & Sydney]
[疑点]

[与FF12…]

 
Joshua & Sydney
公爵府邸的油画
第一次看到的幻影
第二次
直到第八章才出现的Jushua本人
父子的回忆
最终战前

通读剧情后可以得知Sydney和Joshua一样——是公爵的儿子。

虽然是同一副长相,但衣着是不一样的。不知道剧情是否借用这个细节来区分现在的Joshua和以前的Sydney,暂且以此为依据推断下去:

1)公爵府邸油画上的小孩并不是Joshua,而是Sydney

2)Ashley借卡洛的眼睛看到的是Joshua,而不是Sydney。

3)父子回忆是关于Sydney小时候和公爵之间的回忆

4)最终战之前出现的是小时候的Sydney

其中比较具有争议性的是头两次卡洛看到的幻影以及“我想救我爸爸”“他不想再活了”这两句台词,由Joshua的口中说出来,还是由Sydney说出来,所表达的意思也会随之产生不同。

从后面卡洛进入哈丁意识的情节来看,前两次看到Joshua应该是基于同样的原理。Sydney绑架了Joshua,到了剧情后期一直是由哈丁照顾Joshua(这里Joshua同样影射了哈丁死去的弟弟)。前两次卡洛看到幻影,哈丁和西德尼都在,却没有见到Joshua。此时的Joshua在哪?作为Sydney最重要人质和弟弟,Joshua就在附近的可能性是最高的——卡洛没有注意或者被放在了隐秘的地方。

Joshua由于受惊而暂时失去了语言能力,一方面这证明了Joshua是一个不显眼的存在,另一方面卡洛的读心术理所当然成了剧情传达出Joshua意识的唯一途径。

Joshua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即使这两句台词出自他口,又是想要说明什么问题呢?

纵观全剧,最关键的一个字是“罪”。对于Sydney和公爵来说,他们所背负的“罪”就是25年前毁灭了Lea Monde并且夺走了上千人性命的那场地震。虽然说Sydney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但由于尚且年幼,其实是很无辜的。这也是公爵对Sydney心怀愧疚的原因之一——保住了儿子的性命,同时也让他成为了生来的“罪人”,背负上了血涂之罪的烙印。

公爵晚年得子,一开始公爵形容Joshua“是我的灵魂”,与其说Joshua是公爵真正的儿子,不如说是寄托了公爵内心深处唯一没有身负罪孽的那块净土。“儿子”象征着一个人血脉的延续——Joshua使公爵看到了洗脱罪孽的未来和希望。

然而作为结束巴伦蒂亚内战的英雄,同时也是司长暗之历史的公爵,真正的“罪”仅仅是用几千民众的生命交换儿子的性命这样简单吗?反观Ashely的经历,VKP或者是其它,又是谁在幕后指使操纵了那一出出以“为了国家”而进行的人命交易?

尚且不说Joshua的长相和小时候的Sydney如此相像,Joshua的母亲究竟是谁——就连公爵自己都依然把20年前的油画挂在自己时刻可以看到的地方。Joshua难道不是公爵所期望的另一个Sydney,另一种自己血脉得以延续下去的方式,甚至是另外一个自己吗?

剧本通过Sidney Joshua和公爵三个角色,很巧妙的塑造出了一个“罪人”的报应,他的忏悔,和他灵魂的赎罪。

无论是Joshua还是Sydney“想要救爸爸”的希望是一样的;无论是公爵还是Sydney,“不想再活下去”的主观意愿也是相同的。

剧情最后,Sydney的血涂之罪已被吉登斯坦割去之时,作为Sydney本身的灵魂才得以解脱。Joshua是一个本应无垢的Sydney,一个本应无垢的公爵的儿子——说不定对于这三个角色,可以做这样的解读。

 
剧情最后出现在公爵房间里的人

是Ashley

为什么?

1)Ashley继承魔都的祭品是Sydney的灵魂

从哈丁的口中可以得知,祭生灵魂才可以成为魔都的新主人,而这样的灵魂Lea Monde随处可见

之前吉登斯坦在解释“不完全之死”的时候说过“不完全之死”就是“彷徨在世上的灵魂”,而“不完全之死”正是Lea Monde独有的一种现象,印证了“随处可见”这个说法。

Sydney称自己的状态是“不完全之死”即使是“完全之不死”,Sydney是具有合适的灵魂的

后面卡洛不知道读了谁的心,说“如果灵魂不可靠,那么仪式也是徒劳的”

吉登斯坦最后杀掉了萨曼莎,选择一个“爱”他的女人做自己的祭品(事实证明这个灵魂不可靠- -)

综上所述,既然Sydney早就做好了死的打算,把自己的灵魂当作祭品是一个更加万全的计谋,猎人兔子游戏之必要性就更加充分——剧情本身并没有提及这个问题。但Sydney作为祭品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加之之前Sydney在第一次与吉登斯坦萨曼莎会面,特别讽刺了“最有效的毒品就是名为‘爱’的信仰啊”。如果Sydney的灵魂成为了祭品,松野是否想要表达,男人之间的某种联系比男女之间的爱情更为可靠呢?(不喜者请自动过滤orz)

2)根据上面的推论,Sydney在Ashley继承魔都之时已经死了。

基登斯坦曾经对“死”下过定义——“灵魂的消亡才是真正的死”

Lea Monde开始坍塌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Ashley已经继承了血涂之罪的烙印。并且当时Ashley几乎是用摔的把Sydney的身体扔到地上,而Sydney没有任何反应。

所以一周之后出现于公爵府邸的不是Ashley而是Sydney。

3)Ashley是怎么做的?

Sydney有一种特殊能力

一开始Sydney和圣印骑士的这段情节和出现在最末尾的Ashley和巡逻兵的情节如出一辙。可见Ashley已经掌握了相同的能力。

进入别人的意识,让别人相信自己看见的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一个人。Ashley只是站在公爵府外(这样的能力可能受到距离的限制)让管家和公爵分别认为自己看到了不同的人而已。事实上Ashley的装束已经由游戏中的样子换成了这身黑装束。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最后Sydney和Ashley的衣服款式是十分相近的(开胸,类似雨披),颜色反而是一黑一白两个极端。是否暗示着Ashley继承了“罪”,而Sydney回归于无垢呢?只有松野本人才得以知晓吧……

 
Ashley的过去

1)Ashley的妻子到底是谁杀的?

不是Ashley,因为Sydney的几次说辞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2)“真相”是什么?

Ashley是有“罪”之人,妻子的死只不过是一个借口,或者说变加害者为被害者而自我洗脑的借口。

和罗森克兰茨的情节,佐证了这点

Sydney对Ashley的考验不仅仅是放出魔物提高Ashley对“魔”的控制力。对于Ashley来说,整个剧情其实是一个正视自己过去之“罪”的心理历程。

3)为什么Ashley是继承魔都的最佳人选?

具体的原因Sydney在剧情中已经说过了,唯一没有说出来的就是,首先继承者必须是一个有“罪”之人。血涂之罪这个刻印在剧情中所象征的就是“罪”,无论是Sydney父子25年前的“罪”还是Ashley忘记的过去的“罪”抑或是哈丁出卖同伴之“罪”。

除了Ashley Sydney和公爵,哈丁 、罗森克兰茨无不背负了过去的罪孽。有的人选择了报复,有的人选择了逃避。Vagrant Story的剧情围绕着这些人而展开,层层递进——直至“真相”。

4)Vagrant Story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有“罪”之人该如何面对过去的罪孽。

如果换句话说……

换句话说,人都是会主动忘记那些痛苦的历史的,再根据自己的意愿创造并替换历史,就是对自己“撒谎”,也许那些教科书确实被修改过,那也是你自己所向往的,为了摆脱罪恶感
如此臆想,或许能一窥VS剧情晦涩的真正原因……
 
疑点…

1)25年前大地震时Sydney多大?

很难见到一部作品直到5年以后也未能公开主人公的确切年龄——或许这将成为永远的秘密

提供台词的日方网站上有29岁的推测和一些相关分析(也就是说,大地震那年Sydney4岁并且从此失去了四肢),加上小Sidney在最后所说的话:

如果这个论断是正确的就等于承认29年前还有一个未知事件存在,加上剧本本身对25年前的大地震就没有正面资料予以说明——如此草率给剧情留下这么多的“伏笔”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难道这句台词是一个“笔误”?

抑或是那个四肢健全的小Sidney只存在于假想之中,25年前就是Sidney出生之时?

也有人以此推断Vagrant Story应该存在“续作”,但深入剧情却发现剧情对于主题的论述已经相对完整,留下的“疑点”也未必够得上一个前转。

还有可能是剧本作者故意留下来的瑕疵……

2)字幕前的Phantom Pain有什么含意?

可以得到很多种解释的问题。Phantom可以作“幻象”或者“幽灵”的解释,前者大体可以指代Ashley对过去的回忆,后者有可能与“灵魂的暴君”这一叙述中的“Soul”同意。

了解FF12的人知道,“幻影”对于FF12剧情同样是关键物。那么这里的“Phantom”是否可以和FF12中的“打破幻影,到达真之道”联系起来理解?FF12美版用词是illusion——明确表示了是一种假象(虽然日文原文并没有这么强烈的指向)。那么作为中性词的“Phantom”呢?

如果考虑到游戏中有一类名为“Phantom”的敌人的话,这里指代“不完全之死”的可能性就更大,意思就截然不同了……

3)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到底是……

The body is but a vessel for the soul,
A puppet which bends to the soul's tyranny.
And lo, the body is not eternal,
For it must feed on the flesh of others.
Lest it return to the dust whence it come.
Therefore must the soul
Deceive, despise, and murder men.


肉体とは魂の器に過ぎない。
魂という暴君の傀儡(くぐつ)でしかない。
しかし、肉体は永遠の存在を許されてはいない。
日々、塵に帰さぬために
他の肉を喰らい続けねばならないのだ。
それゆえ、魂は
他人を欺き、貶め、殺すのである。

A.J.Durai

作为以“罪”为关键字的剧本中最为晦涩的一段内容,我们是否可以把它理解为对“罪”之来源的解释?

参考了几个中文翻译的版本,最终决定在翻译这段话的时候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以便句意更加明了。

灵魂为了肉体的生存而欺骗 贬损 谋杀他人——我想这已经超越了放浪剧情里的“罪”,任何一个社会都处在这种弱肉强食的竞争环境中,加上剧情中基登斯坦的一段台词:

向上爬就必须脚踩别人的尸体,不向上爬就只能成为别人脚下的尸体——无论如何理解都有这样一个现代社会的缩影挥之不去。

那么,松野想要表达的其实是:生存在这样的社会中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是罪人?我们都不应该认为自己是无辜的,都应该反省并最终成为他所定义的“防浪者”?

剧本借此机会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也好,仅仅是映衬剧情也罢——为什么灵魂会成为“暴君”?大多是指为了肉体生存而不得不进行的那些罪行。那么,究竟谁是谁的傀儡呢?

 
与FF12…

同样是面对“过去”,VS和FF12看似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但你是否注意到了,作为加害者的Ashley,和作为被害者的Ashe之间的不同?

如果你犯下了罪行,请铭记它,背负它;如果别人对你犯下了罪行,请宽恕它,忘记它

同样作为回忆出现的亡妻和亡夫,在主人公心历路程的终点都消失了——一个为了使Ashley能够正视自己染满鲜血的过去,一个放飞Ashe追求美好未来的自由。

两者相辅相成,从两个相对视角完成了作者对整个问题的讨论。在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次旅行后,你是否看到了这一层含义?

至于FF12应不应该叫“Vagrant Story 2”——不尽然。直到VS最后“So began the story of the wanderer, the vagrant.”;对于FF12来说,自由之人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仅在最后,致Vagrant Story 和 Final Fantasy XII两作剧本以及全体游戏制作人员以崇高敬意

NICCO 2007-1-9
TOP